手机

印象中第一部手机是天语,具体型号忘记了,是升高中时期爸妈给的,高中的压力我想大家肯定都明白,那个时候的手机就是单纯的拿来打电话、发短信。后来又换了一部山寨索尼,不过没用多长时间丢了,可以理解成被别人捡走了。

大学阶段用了3部手机,入学时的诺基亚5230(到现在还正常使用),后来的N97和米1s(都已报废),真正接触智能手机就是从那个5230开始,但是那个时候对手机的依赖可以说是可有可无,当时大部分精力都在课程和比赛上,所以手机在整个大学期间和高中时候的作用一样,只是拿来联系。

工作后,没有了大学和高中时整天一堆同学上下课、吃饭、玩,有的只是每天三点一线的生活,公司-路上-家。一直以来的工作都属于很轻松的那种,手机就成了我打发时间的工具,每天刷着微博、微信、QQ,虽然不聊天,但是却时常看着别人在那里聊。感觉生活好像缺少点什么,渐渐地觉得乏味,也决定做一些事情改变现状。

也许,改变是一件好事。制定了我的策略:消失一段时间,手机放在一个角落,不去理会它。

计划坚持了一个星期左右,发现:

1.在我消失的那段时间,并没有像我想象的那样,除了几个要好的朋友会问一下怎么了,微信和QQ并没有多少提醒,也没有很多短信和未接电话。

2.没了手机的这段时间,工作效率上提高了不少。碰到一些不好解决的问题时,习惯性的先搁置一边,然后拿起手机“放空”十几分钟,然后再去想怎么解决问题。在不带手机的这段时间,碰到问题只能埋头继续解决,少了那“放空”的时间,所以效率自然就提高了不少,当然对自制力强的人,影响并不大,但对我,影响还是很大的。

3.离开手机后,时间变多了,效率也变高了,每天吸收的知识跟以前相比,量与量的差距很大。随之而来在内心深处会产生一种自豪感(卧槽,我很厉害嘛)和自我认同感,这是一种正向的循环。无论是源自与他人的对比,亦或是源自于跟曾经的自己的对比,这种自我认同和自豪感都会引导自己朝着更好的方向前进。

4.对于自制力差的人,玩手机会占据大一块时间。这部分时间其实可以做很多事儿。比如,我利用每天晚上的一个小时的时间来跑步,大汗淋漓后冲个澡,气色、精神状态以及身体素质都会有一个缓慢的提升,感觉很棒。

最后,珍爱生命,远离手机!生活也不只有手机,没有手机也可以丰富多彩,放下手机,走到户外,让手机回到通讯工具的位子上来,做回自己生活的主人。

文末:最近在追美剧《哥潭市》,推荐去看下!